close

上海城市邊緣區:不想再當“後進生”瞭

6340平方公裡的上海,相當於60個巴黎保健食品品牌的面積。在去年國務院正式印發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中,上海被認定為長三角唯一 超大城市 。

一座城市要配得上 超大 二字,遠不止是面積、人口這些可控、可知的數字上達標,還要面對和解決城市背後繁復的空間結構、龐雜的治理難點,以及許多不可預見的演化。

上海從1990年代末期進入快速城鎮化發展階段。1997-2015年這18年間,常住人口從1489萬人增長到2453萬人,建設用地從1073平方公裡增長至3071平方公裡。中心城區的邊緣不斷突破外環線,向四周的郊區延展、開拓。到2015年底,上海外環線外一圈逐步形成一個包含七寶、莘莊、梅隴、楊行、顧村、康橋、周浦、南翔等近30個近郊區域在內的環狀帶,如一座圍城緊緊包裹城市的中心,這在規劃領域被稱為 城市邊緣區 。

不久前,2017年第3期《城市規劃學刊》雜志上發表《特大城市邊緣區空間演化機制與對策的實例剖析 以上海為例》一文。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在本文中指出,從地理位置上看,城市邊緣區是中心城區的 近親 ,人口增速也快於其所在行政區劃的其他區域,並呈現出進一步集聚發展的態勢。不過,從既有的發展現狀看,城市一些邊緣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水平卻遠不及那些郊區新城,並一度出現瞭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功能提升相對滯後、人口結構混雜的問題。

同樣,在《上海城市規劃》2017年第4期文章《上海市城鎮圈空間組織模式及規劃實施模擬研究》中,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學者也指出,上海中心城周邊是城市建設較為活躍的地區,一度出現瞭空間佈局雜亂,文化、體育、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水平與中心城、新城差距明顯,生態空間蠶食嚴重等問題。

在上海城市發展史中,邊緣區作為新市鎮中最先被開發的一環,有些很好地體現瞭 先發優勢 ;有些卻沒有,甚至日漸淪為 後進生 ,究竟為什麼?

隨著城鎮化發展水平進入成熟期,上海作為超大城市面臨從擴展型向內涵集約型的轉型發展,意味著城市邊緣區過去粗放、散漫的格局走到瞭盡頭。究竟怎樣改變它的空間形態和功能定位,才能實現加速發展?

上海城市邊緣區70年的滄海桑田

上海環狀的城市邊緣區域並非一蹴而就。它是近70年來城市發展戰略格局不斷調適的結果。

專傢在文章中指出,最早在1946年編制的《大上海都市計劃》(二稿)中提出瞭 有機疏散 理念,將上海工業區向郊區轉移,以此作為舊市區人口疏解的重要措施。1959年上海《城市建設初步規劃總圖》中明確瞭蕰藻浜、彭浦、桃浦、北新涇、漕河涇、高橋、周傢渡、吳涇8片近郊工業區,並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建設長江口南岸和杭州灣北岸 兩翼 的工業佈局設想。

工業化發展導向奠定瞭上海城市邊緣區最早的擴展域。為瞭配合近郊工業區佈局,1960年前後,上海以就近工作、就近生活為原則,在邊緣區新建瞭哺乳專用維他命一批配套住宅 普陀工業區附近的曹楊新村;滬東、滬西工業區周邊的長白、控江等新村就是典型的時代產物。

解放以來至1979年住宅建設分佈圖

1980年到1990年間,工人住房和周邊居住配套設施規模不斷擴大,促進瞭城市邊緣區的進一步拓展和繁榮。然而,這並不改變上海的單中心城市空間特征,優質的城市資源仍集中在市中心10公裡的半徑范圍內。

1990年至2000年初期,鄉鎮工業的蓬勃發展造就瞭邊緣區工業園區數量激增,顧村、閔北、九亭、合慶、曹路、康橋等一批工業園區迅速發展起來。

與此同時,因城市邊緣區相對中心城土地成本較低,相對郊區其他地區又區位效應明顯,引發瞭市場強大的建設沖動。加之軌道交通線路增多,尤其是自中心城區向外放射狀延伸,並經過邊緣地區的7號線、9號線、5號線、8號線等地鐵線路的開發,邊緣區城鎮生活用地沿著軌道交通軸線不斷拓展。

因此,盡管當時已規劃確定若幹郊區新城和新市鎮,但人口集聚卻達不到規劃預期、產業集聚也並未形成。專傢認為,當時的新城尚沒有城市邊緣區來得有優勢、有吸引力。

至2015年底,邊緣區城鎮建設用地占此范圍內行政區域比例已達到66%,浦西邊緣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占鎮域比重甚至已經高達80%以上。直接導致中心城密集城市化地區從原有的10公裡半徑擴展到20公裡半徑的新的邊緣區尺度,標志著曾經的近郊區域在形式上成功擠進瞭市中心的繁華圈。

1997年、2011年、2015年現狀居住用地拓展分析圖

1997年、2006年、2011年、2015年邊緣區現狀建設用地分佈圖

傳統的 近郊工業區 正在脫帽

70年,彈指一揮間,邊緣區從郊野之地變成連甍接棟、人丁興旺的熱鬧場。然而,單一的生產制造一度成為這些區域的主要功能。專傢研究孕婦保健品推薦發現,較長一段時期內,除個別街道和虹橋開發區、高橋鎮承載的自貿區等大型功能區外,在一些邊緣區域制造業就業崗位普遍超過瞭50%。

邊緣區各城鎮2013年就業結構分析

與此同時,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並未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邊緣地區的104產業區塊中,較多園區的地均產出低於全市產業基地平均水平70億元/平方公裡,104產業區塊以外還存在大量的195、198工業用地。

2013年邊緣地區104產業區塊工業用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地產出強度分佈圖

邊緣區從1950年代發展至今,以生產制造為主的工業區亟待轉型提升。

而近兩年來,這種轉型的力度和成效尤其明顯。今年2月17日,赫赫有名的九星市場正式謝幕。九星村,九星市場,處在閔行七寶,緊貼外環線西一大道,典型的城市邊緣區。它是一個村,也是一個市場,整個村就是一個市場。1998年創辦後,以銷售傢居建材為主,全村依靠市場致富,成為年上繳利稅數億元 中國市場第一村 。

九星市場(資料照片)

九星市場的拆,顯見的原因有二,且都契合城市邊緣區發展的痛點:其一,土地粗放使用,單位土地產出效益較低,向高層次、集約化經營模式轉變迫在眉睫;其二,宅基地與市場混雜、邊界不清;人口大量導入、安全隱患大, 外頭像歐洲,裡廂像非洲 。

根據規劃,九星村啟動功能轉型,拆除全部建築物後,改造成人性化緊湊型的宜居社區,九星市場也將變身現代化平臺型的國際傢居建材貿易中心,是城市邊緣區跳出 區位高配、資源低配 怪圈的有益嘗試。

專傢在研究中進一步總結瞭上海城市邊緣區可能存在的3個產業轉型觸發點 其一,承載中心城金融、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核心功能;其二,保護邊緣區鄉村地區的田園風光、培育大都市特色的人文旅遊,發揮郊野休閑功能;其三,類虹橋、迪士尼等承載大型設施與主題活動,帶動周邊產業區的轉型。

劃 圈 圈住共享設施

位於閔行莘莊鎮西南的城郊結合部的青春村,在3年前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和周遭環境設施供應的矛盾達到頂點 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內,住瞭8000餘人,絕大多數房屋是違章搭建,公共服務設施缺乏、建築質量差、安全隱患大。莘莊鎮立下 用3年時間消除 城中村 的軍令狀,如今,青春村已拆除私人無證房屋面積近6萬平方米、違建5萬餘平方米,改造地塊規劃為防護綠地。

青春村拆除違建後現狀,即將成為綠地(杜晨薇攝)

作為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典型的城中村案例,青春村因一度在規劃編制、公共設施配套上處於真空狀態,致使區域內呈現自下而上的無序發展,甚至野蠻生長(如違章搭建)。要改變現狀,隻能大動幹戈。

上世紀50年代末,上海城市規劃中明確瞭城市邊緣區作為飛地式、小規模的工業組團定位。由於規模控制的要產後補給品求,這一地區在規劃伊始就並非作為完整的城鎮功能組團,而是就近依托中心城共享公共服務設施。

在經歷瞭1990年代快速發展城鎮化之後,邊緣區稀缺的區位優勢推動瞭近郊城鎮 一鎮一品、村村冒煙 的鄉鎮工業大規模崛起,人口大量導入,周邊的公共服務設施供給逐漸與相應的需求出現顯著不匹配。

以松江區為例,靠近中心城的東北四鎮集中瞭全區50%的人口,而在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上卻遠低於新城水平。

根據專傢對上海邊緣區環狀帶上27個城鎮2015年現狀用地結構的分析,基本可見,工業用地比重多數都超過瞭30%,但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比重則普遍不足10%。

邊緣區各鎮2015年現狀用地結構分析

去年,在新一輪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中,城市邊緣區寶山、虹橋、閔行、川沙四個片區被納入主城區。並提出整合提升中心城周邊地區的其他城鎮,完善地區級公共服務設施,與主城區共享高等級設施等目標要求。與此同時,未被納入主城區的邊緣區域如九亭、江橋、南翔、浦江、康橋、合慶等地,也將在城鎮圈空間組織內,找到新的轉型發展模式。

根據規劃,未來上海將在新市鎮、集鎮密集的地區,以一個或多個城鎮為核心,劃定24個城鎮圈,打破傳統城鎮體系以行政層級配置公共資源的方式,實現郊區地區城鄉統籌發展。

按照城鎮圈范圍內的人口配置公共服務設施,一方面能夠達到高能級服務設施的配置門檻,使得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向郊區傾斜;另一方面,在城鎮圈內統籌配置公共服務設施,不再追求每個鎮設施的全面性,原先拼貼式、碎片化的發展痕跡也得以有效整合。

在專傢看來,上海市邊緣區目前的發展規模已經大大超越瞭國際城市,如倫敦、紐約、東京的建成區范圍,在集聚瞭市域近50%的人口規模的基礎上,更應統籌考慮與中心城的聯系、交界地區的聯系,通過跨行政區的分區規劃編制,使公共中心、就業、交通與市政等公共領域設施實現共建共享。

邊緣區治 堵 ,如何標本兼顧

在第5次人口普查(2000年)到第6次人口普查(2010年)之間,距離中心城10-20公裡的邊緣區人口快速增長,幾乎翻一番,超過瞭郊區其他地區甚至新城的增長速度。其中,外來人口占邊緣地區的人口比重從五普的24%提升到31%,邊緣地區成為全市外來人口的主要導入區。

上海市五普至六普期間不同圈層常住人口變化圖

人口眾多,加之邊緣區就業崗位數量不足、公共服務的相對滯後,直接導致該區域居民外向型通勤和公共活動頻繁。

專傢以2013年上海移動手機信令數據為基準,研究邊緣區居民的工作通勤和周末休閑活動,並發現,邊緣區居民對於中心城的就業與公共服務高度依賴,大量的通勤、外出客觀上造成瞭軌道交通早晚高峰的擁堵。

周一通勤活動達到密度、周六非通勤活動達到密度

專傢在研究中指出,按照城鎮圈的規劃,未來城市邊緣區部分地區將實現交通擁堵標本兼治。 城鎮圈內部的局域交通網絡系統進一步得到強化:新城、重點新市鎮對於周邊城鎮和鄉村地區的公交網絡便捷服務加強,依托主要道路和以中運量公交為骨幹的公共交通,將實現城鎮圈內交通出行30 40 分鐘可達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

而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選址上,也會考慮選擇在交通區位良好的公共中心地區設置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城鎮圈內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特色化。此外,還要進一步引導規劃好城市邊緣地區人口職住平衡問題。

【責編:倪珺】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vhd173x7b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